在过去的一周,跨境电商税改成为整个行业热议的话题,辩论、争执、取舍、抉择......行业是热闹非凡,只是这热闹里多少夹杂了些惶惶不安。四月已然来到,接下来的清明假期将是一片凄惶苦楚,特别是对于动荡中的跨境电商从业者来说。
从3月24日税改通告发出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而从下令到执行,相关部门也只给了跨境电商行业不到半个月的应对期限,假期结束后,跨境电商从业者们就只有三天的时间去作进一步的调整和跟进,以应对新政的冲击。如何在这么短的期限内找到合适的应对之道并研究出对应的运营模式,是跨境电商行业惶惑的根源。
一、跨境电商模式简述
在如此短的期限内,想研究出新的运营模式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跨境电商从业者还是应该在现有跨境电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取舍调试,如此,就很有必要对现有的运营模式进行一些了解。
当前主流的跨境电商模式有海外代购(例如淘宝全球购、京东海外购、易趣全球集市、朋友圈代购等)、直发/直运平台(例如天猫商城、跨境通等)、直营B2C(例如中粮我买网、莎莎网、草莓网等)、导购/返利平台(例如55海淘、一淘网、极客海淘网等)等。
除去上面列举的四种主流的模式,其实还有七种模式,由此可见,跨境电商行业在运营模式的探索上真可谓是“百家争鸣,各展其才”。不过尽管跨境电商模式多样,但说到根源上,摆在跨境电商行业眼前最大的难题还是物流及清关事宜。
二、跨境进口电商的“痛”
税改主要影响的是跨境进口电商,所以我们这里还是要侧重于跨境电商的进口方面。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说明跨境电商很快乐,但是“有人喜就有人忧”,通过抓政策漏洞,跨境电商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大的价格优势,这对于传统外贸的影响就很恶劣了。而站在国家的层面,依法纳税的企业生意做不下去,而钻空子却赚得盆满钵满,这明显是不公平的,所以政府觉得要做点事情了,于是新政来了。
新政否定了跨境电商一直以来采用的行邮税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跨境电商综合税制度,但凡入关物品具备贸易属性就必须按综合税制度征税。综合税制对于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母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电器类商品,所受的冲击将是最大的,在这些品类中,销售利润基本都在10%以内,而新政后,绝大多数增值税都接近12%,个别品类会超过30%,如此一来,对于从事这些品类的跨境电商来说新政无疑是一场浩劫。
当然新政并非是行业性的全面打击,其中的蕴含的机遇还需要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探索验证。
三、跨境电商是否需要“革命”?
新税制下,以往的保税仓+行邮模式失去了其价格优势,没有了价格优势的基础,跨境电商企业该如何开展业务呢?
新形势下,作为跨境电商消费者来说可能会作出新的选择,一方面消费者在无法获得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是否会转而选择国内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消费者是否将更多选择海外直邮和转运的方式进行海外商品的购买,而不再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
面对以上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跨境电商企业是否应该转而进入国内消费市场?而拥有直邮业务的物流公司和转运企业是否拥有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四、B2B跨境电商才是大势所趋
在跨境电商中,政府的态度是更为支持B2B模式,而非B2C模式,这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转变模式似乎才是顺势而为。
说到B2B跨境电商和B2C跨境电商,这里的根源性差异还是在于物流。行邮税制度不在适用,这里就拿保税仓模式来说。B2C模式下,商品进行分拆入关,这会严重影响海关的清关速度和效率,而清关的速度和效率又会反过来影响保税区内的物流速度和效率,保税区内物流速度和效率的低下则会影响保税仓内商品的出仓效率,行成一个恶性循环,总体来说消极效应太大。
但是如果采取B2B模式,因为批量清关可以很好地提升海关清关效率,降低海关的监管成本,同时对于区内的免税仓管理企业来说也能够降低管理难度和信息处理的成本,会更利于跨境电商的持续稳定发展。
所以,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在政策环境即将变化的前提下,力争转变经营重心,调整运营模式,同时加强行业内企业和平台之间的合作,力争从B2C模式转向B2B模式,走在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发布,电商企业该如何应对?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旨在保证跨境电商的良性发展,我们国家的政府机构也加大了对跨境电商的监管,例如3月24日发布的跨境电商新政。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备受热议,对于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这其中有什么困惑,又蕴含了哪些机遇呢?政策指引的方向上也许才是跨境电商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